VR视听语言

 二维码
作者:云聚创客来源:www.yunjuchuangke.com网址:http://www.yunjuchuangke.com

VR是虚拟现实的简称,是一种计算机虚拟系统,其模拟人听觉、视觉等感官,传达了一种360度的沉浸体验,带来强劲的震撼力。伴随着VR技术的井喷式发展,VR内容以影视和游戏为主要载体,发展出了不同的视听语言体系。

无论是国际上获得过“互动媒体、用户体验和视觉设计”奖项的VR作品《断头台虚拟现实体验》,还是中国发布过VR预告片的电影《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》,都表明了VR的出现对视听语言的影响很大。

传统影视视听语言的三个要素分别是:图像、声音、剪辑。

图像是视听语言最基础的要素,也是我们人类最重要的感官。形状是视觉第一层信息,第二层是颜色。在形状和颜色的基础上,物体发生运动后,组成我们看到的影像。

声音占了观看影视作品很大一部分,声音可以加强情绪的感染力,也能提高作品质量。

剪辑是声音和图像的加成。剪辑与图像和声音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剪辑在控制时间,而图像和声音没有时间概念。

但是在VR里面,这些要素发生了巨大的改变。

图像方面

创造VR作品之前,要面临极大的观看成本。其中包括购买一台性能强大的主机、VR头显,还有注意力和心理支出。所以,当戴上头显后,首要目的是不能让观众在作品未播放完毕时就取下头显。这个问题主要就是要解决眩晕,通常会使用固定镜头而不是让观众被动接受位移。

声音方面

声音在VR和电影里面完全是两个方向。在游戏和电影这个方面,要尽量控制声音的诞生,要从中间点往右走,趋向于100%控制声音,控制声音的产生和发展。在VR角度来说,就要往另一个方向走,100%声学还原。电影里面会主观加入很多夸张的音效,增强更加动态更加影视感的体验。在VR中,更加偏向于往精准方向走,希望观众接受一个更可信的声音。

在制作过程中,在VR的环境中用非常全逆真方式去模仿声音,在真实世界中,很难用真实声音和图像跟观众产生情感连接,所以需要用控制方法来创造以便更精准控制观众情绪。

剪辑方面

在VR中,场景转换是个大问题。在VR立体的影像媒介中,作为“构图的第一要素”的画框在大范围的视野覆盖和动态视角的作用下消失了。以往被画框所“屏蔽”的贴近观看者的近距离影像空间成为影像的“新舞台”。从视听语言角度来看,没有画框就没有景别,没有景别就需要重新探索构图的意义和原则。没有了景别,观众只能从一个景别看事物,所有眼前物体景别的变化,都是靠角色的调度走到面前变大,远离就变小。其次,没有镜头,这意味着情景如何展开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。还有一个复杂的问题,就是多场景的转换。片段展现了两个场景,但是电影有八场戏,四个大场景,需要在极其复杂的情景里面进行场景的转换。

影视作品的核心不是工具技术,而是通过这些技术与观众产生情感的连接。VR技术增强开阔了视听感受,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保证情感连接不被打断。


友情链接:
网站建设    小程序制作    朋友圈广告   优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