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运营的三种模式

 二维码
作者:云聚创客来源:www.yunjuchuangke.com网址:http://www.yunjuchuangke.com

用户运营是指通过运营手段提升用户的贡献量、活跃度和忠诚度,一般出现在用户类产品或综合产品中的用户模块的运营。

用户运营有三种模式,一个是针对核心用户的集中运营,一个是针对全量用户的策略运营,还有一个是针对有共同属性用户的社群运营。

一、集中运营

定义:集中运营,本质是打造一个有权益、有规则的用户组织,有明确的目标和精神诉求,赋予了用户使命感。

特点:

1、用户量级小,在几十人到几百人的规模;

2、个人属性明显,掌握每位用户的详细信息;

3、用户组织有明确的准入、淘汰标准,用户属性基本一致品牌化;

4、明确特权和义务;

5、通过活动和情感化的方式去运营;

6、适用高质或专业用户,用户个体的贡献价值大。

优劣:

优势:对用户把控强,可稳定的触达用户,便于收集用户需求,用户忠诚度高。

劣势:可影响的用户数量小,对用户质量的控制要求高,对产品的影响可能小。

具体方式:

1、建立:根据产品定位,建立用户组织,明确运营机制;

2、引入:熟知用户活跃的地点和方式,确定招募手段;

3、管理:将招募到的用户加入沟通群,讲述用户组织情况,告知试用期的要求和时间节点;

4、活跃:组织制度激励,短期的线上活动;

5、召回:延长用户的生命周期。

二、策略运营

定义:针对海量核心用户的运营方式,与集中运营相对应,不需要掌握用户具体信息,而是通过行为数据分层后,进行有针对性激励。

特点:

1、用户量级较大,在千人到百万人的规模;

2、群体属性明显,掌握每个群体的特征;  

3、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制定运营手段;

4、用户对官方感知不明显。

优劣:

优势:可影响的用户量级大,运营手段相对少,运营成本低。

劣势:效果难评估,容易混入大盘数据涨跌。对用户特征分析要求高,对差异化运营要求高。

具体方式:

1、数据分析:跑出单位时间内,按照贡献内容的用户数分布、活跃度分布、消费行为分布,找出其中规律;

2、用户分层:依据上面的数据分析结论,再结合对用户需求的了解,对用户进行分层;

3、针对性措施:根据每层用户的特征和需求的不同,采取不同的针对性的运营措施;

4、看效果:每个针对性措施的结果都有指标作为目标,用来衡量最终效果。

三、社群运营

定义:通过运营手段,集合和活跃这批用户,使他们与产品有持续、多频的联系。

特点:

1、用户量级大,而且有拓展空间;

2、用户自驱动,充分利用和调动用户资源和积极性;

3、对需求的把握度更高;

4、用户因共同属性聚集。

优劣:

优势:降低传统企业获客成本,让用户老带新降低信任成本。

劣势:把社群当作冷启动的工具,有了第一批用户之后就把其他渠道砍掉。

具体方式:

1、根据需求确定社群方向

2、用户自我管理

3、闭环的激励体系

4、衡量指标


友情链接:
网站建设    小程序制作    朋友圈广告   优化